甘肃:探索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赵莹莹
在论坛上,甘肃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省残联副主席王建强透露,近年来,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甘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补助资金达16.5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3倍,31.4万农村建档立卡残疾人实现整体脱贫;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1.6万元,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57%和46%。
目前,甘肃省残疾人工作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全省20.62万名农村残疾人纳入政策兜底,50.05万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3.4万名残疾人巩固脱贫成果,17.4万名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1万名残疾人实现新增就业。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残疾人仍然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脱了贫不代表解了困,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道远。”王建强介绍,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甘肃省2500多万人口中,残疾人有187.1万,涉及690多万家庭人口,其中农业户口残疾人166万人,少数民族残疾人17.5万人,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长期存在,民生保障基础和投入与相对发达地区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在经济欠发达情况下走出一条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这是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方面,甘肃省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甘肃省残联副理事长蒋录基介绍,该省着力构建高质量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增收机制、托养和照护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权益保障机制、智能化残疾人服务机制、社会化助残动员机制、区域帮扶合作机制等。
据了解,以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例,甘肃省健全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更完善的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等;又如构建残疾人就业增收机制,该省鼓励残疾人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参与各种形式的集体合作,拓展增收渠道;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该省探索建立数字化辅具服务平台,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医康教结合、普职融通的残疾人教育体系等。
“我们要积极主动创新作为,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王建强说。
[责任编辑:]
- 2024-06-25强化廉政教育,筑牢廉洁防线
- 2024-03-152024北京定制家居门业展3月13日盛大开幕
- 2024-03-15第24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开启参观预登记
- 2024-03-05大连市再出新政 稳定住房消费 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2024-02-29三亚发布房地产融资协调方案 向金融部门推送支持项目名单
- 2024-02-29怀化市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企业获4260万元贷款
- 2024-02-27招商信诺2023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6%
- 2024-02-26交通银行 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2024-02-18国际金价跌破2000美元每盎司 国内金价仍然坚挺
- 2023-01-31各地多措并举为旅游业回暖“加油疏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