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财经

甘肃金昌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立足优势培育锂电生态

2022-06-03 07:47:31 来源: 责任编辑:

  暂时消化不完订单,是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飞林今年遇到的“幸福的烦恼”。“目前公司日产25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实现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了10月份。”

  2020年成立的金拓公司位于甘肃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聚集了锂电池原材料生产企业33家。深耕电池行业10多年的宋飞林感慨道:“我跑过很多地方,像金昌这样具有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原材料优势的,在国内独一无二。”

  金昌市素有“镍都”之称,镍储量居世界第三,铜、钴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具有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生产锂电池所需的33种主要基础材料,金昌本地供给率达65%以上。随着产业集群形成,今年底可达到27种,供给率将提升到82%。”宋飞林举例说,原材料之一的铜箔,在其他地方至少需要300余万元库存备用。在金昌,上午下订单,下午就可以把铜箔送到生产线,避免占用周转资金。

  独特的资源优势让金昌市新能源电池产业串点成线、扩链成网,产业集群已初步成型。前不久,金昌市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全国各地新能源电池产业及上下游关联产业的企业、商(协)会等77家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签约44个项目、金额456.8亿元,涵盖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生产、装备制造、储能电站等领域。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是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必不可少的材料。金川集团将年产10万吨动力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电池材料产业链建设的重点工程,成立了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拉动企业上游镍、钴原料产业提产扩能,延伸出多项扩能项目。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对三元前驱体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我们的三元前驱体产能自2019年投产后,3年实现产量三连翻,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王树亮说,今年3月份,该企业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到“十四五”中期,金通公司将形成年产15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产能,进入百亿元级企业行列。

  据了解,目前金昌市已建成11.5万吨硫酸镍、5000吨钴盐、5万吨锰盐、8000吨四氧化三钴、3万吨镍钴锰三元前驱体、3000吨锂电铜箔等项目。为加快补齐锂电产业链短板,正在建设10万吨镍盐、3万吨锰盐、1万吨高纯锂盐、3万吨电解铜箔、10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等项目。

  金昌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国开表示,“十四五”时期,金昌经开区将以实现年产50吉瓦时镍钴锰酸锂电池和50吉瓦时磷酸铁锂电池为目标,紧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3种应用方向,逐步发展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锂电产业项目50个以上,推动形成互融共促的产业生态。 (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