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照理说,现在来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咱们产业的影响还有点为时过早,截至发稿时,依然还没到“拐点”,甚至还没到峰值(钟南山院士2月18日回应可能要2月底才到),更难判断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何时能全面恢复正常,但我们也得做个预估,这样心中才更有底,才知道接下来该采取什么对策。
对全国经济的影响
这个大家容易看到很多经济学家的分析,毋庸置疑,影响是巨大的,早在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就指出:当前,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春节期间部分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主要会体现在加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延缓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抑制内外商务经贸活动、加大稳就业压力等方面。
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GDP在第一季度将会下降1%~1.5%,第二季度可能下降0.5%~1%。全年GDP增速可能会在5%左右,比预期的6%下降1个百分点,去年的GDP是99万亿多一点,那么比预期下降1个点就是9万亿左右。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的是旅游、餐饮、文娱、运输等这些跟节日密切相关的行业,直接损失可能过万亿了,而制造业、实体经济以及服务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会受较大影响,当然,这个太宏观了,我们行业暂且不用太看重,总之有个概念,就是全国都要过紧日子了,而且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紧日子。
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影响
这才是大家更关心的话题,当然,我仅是从一个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的,既不是权威,也非专家,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虽然我们的产业不是在疫情一线,但都不能置身度外,受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到底有多大而已。综合业界专业人士的看法,结合我自身的认识,我认为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四个方面:
第一,复工前的空档期直接成本消耗。这是每个企业的直接损失,假如4月份能复工,那么推迟上班2个月,尽管有些企业2月10日就半复工了,但效能很低,最多30%,因此直接损失相当于全年成本的1/6*70%,即11.7%左右,如果企业一年成本1000万(估计能养活五六十人),固定成本占60%的话,那等于直接损失70万左右,估计相当于消耗了当年大半纯利了。
第二,所有项目、工程都推迟带来的业绩减少。2020年的营收会受到影响,假如生产效率没有变化的话,等于少了2个月以上的业绩收入,对很多企业来说,经济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推迟开工,现金流会受很大影响,一般公司也就能撑3个月左右。
第三,全国经济形势的严峻,带来政府支付能力下降。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许造成即便复工了,干了活,更难要钱了,中小企业维持生产的资金就会断档,这个问题会比较突出。
第四,疫情期这么长,带来人员心态的影响。一直处在焦虑、担忧之中,要恢复如常需要点时间,大家对健康也会有新的认识,少数人可能带来价值观人生观的变化,这些都或多或少对复工后的效率、工作状态有影响,需要一点时间调整。
比较幸运的是,地理信息产业大多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而是面向政府,间接服务大众的,因此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直接,服务对象和模式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没有因推迟而消减,应该说需求还在,市场还在,只是推迟而已,不像旅游、运输、餐饮、文娱,过了就过了,因此总体还是可以淡定的,没有其它产业带来的震荡那么巨大。
具体今年预期的市场机会大致包含以下一些:
一是国土空间规划,这是去年就部署,要求今年“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这是举国重大任务,今年会完成主要工作量,这是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也是生态文明的先行性工作,因此,估计国家不会停止这项工作的推进,顶多就是有所延缓而已。那么这里既有规划业务,更大的是数据整合业务,也有国土空间信息化平台,整体市场在百亿以上(有机构预测460亿以上),这可是今年最大的蛋糕,虽说不是太对地信企业的胃口,但从中总有一些收获。
二是房地一体,即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早年五部委发文推进、全国陆续开展的重大工程,去年起自然资源部也更加重视,持续推进,很多省都在开展,这事投资巨大,平均每个县级区域都在千万元以上,全国也是在200亿以上的市场规模,大于三调,而且是最合地信人胃口,尤其是测绘人的菜,很多省也是列到今年要完成的任务中,因此或许是很多地信企业的主战场,这个也不会因疫情而搁置,相信疫情一过就会立马推进。
三是三调收尾工作,工作量不是太大了,但依然是有时间节点的,2月13日国务院三调办还对疫情期间的工作做了部署和安排,年内是要确保完成的,今年可能就是很多企业三调收款高峰期,也是续命款,相信大多还是有保障的。
四是多测合一,这是国务院为改善营商环境统一部署的涉及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的政治任务,今年也是进入了实施阶段,虽说市场不太大,但涉及面广,市场开放幅度较大,因此也算是一个市场机会,可以为中小地信企业带来一些日常性的业务。
五是自然资源信息化,去年底自然资源部颁布了《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今年有条件的地方也会陆续实施,这对做信息化的地信企业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机会,而且会持续很多年。
六是其他利好消息,相信疫情后国家也会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也提到: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关键是要选好项目,确保投资精准有效。要抓住春节后施工的黄金季节,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由此会间接带动地信产业的增长,加上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都进一步体验到地图的好处,也会让各级管理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地理空间对政府治理的帮助,势必会更加重视地理信息的应用开发,尤其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中,会更加注重考虑地理空间大数据的支撑,实现智能化的空间大数据服务,从而也会给地信及相关企业带来一定的市场机会;另外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这对中小企业也是一点及时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产业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大灾中算是不幸的幸运者,有影响,但估计还不算太大,属于可承担范围。
当然如果疫情继续恶化,要持续半年以上,那就另论了,那是完全另一番考虑,国家将陷入危难之中,地信产业同样会面临巨大风险,在此就不作讨论了,应该是极小概率事件,我们还是要相信政府,相信自己,坚定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战“疫”。
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我看到很多地信企业已经有很好的应对对策,且已经付诸行动了,在此我也仅是做一个归纳而已。
第一是防感染。这是首要的,千万不能让自己的企业有人感染,一人感染可是全司遭殃,弄个企业全面隔离那就糟糕了,影响也极不好,为此肯定要将这个放在首位的。需要不断地告诫员工,也出台相应措施,比如南方数码就在1月30日发出《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的倡议》,要求大家遵守政府的规定,做好防控自我保护,同时部署后续远程办公;后面又陆续出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南》《复工通知及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现场复工通知》等系列通知,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指引,从而达到防控目的。
第二是稳人心。这点最重要,面对这么一场意外大灾,企业的态度和行为会给公司员工和企业关联方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给大家信心,并看到有应对措施。比如可以发出类似《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这样的声音,关心员工,直面困难,企业淡定;同时面临复工,可以出台相关的规定,让员工感到公司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不慌不忙;另外面对武汉的灾情,公司可以发出捐款支援倡议,让更多员工参与到这样的爱心行动里,比如南方数码也及时捐出20万,加上员工捐助的3万多,一起捐助给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尽一点微薄之力,而且将有关用户常用的几款软件免费远程使用,这些举动,都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爱心、归属感,对内对外都有很好的影响力。
第三是保生存。这是非常现实的事,要立马盘一下还有多少现金,算一下最坏情况能支撑多久,还要做好到哪筹钱的准备,同时要有相应的节流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现金流,确保能让企业活下去,企业是很脆弱的,一旦发不出工资,就会人心不稳,波折几下很容易崩盘,因此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裁员,最好还不降薪,而是鼓励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相信大家也是理解的。
第四是谋发展。现在是开春,是谋划新的一年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要因为疫情就等靠要,而是针对疫情如何谋发展,需要积极主动谋划,巩固旧业务,寻找新机遇。正如管理专家陈春花教授所说: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必须重视和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力,而非环境的约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与不确定性相处,与动荡的世界相处。虽然现在不能集中办公,但完全可以远程办公,尤其是开视频或电话会议,应该成为常态,依然可以讨论、商量的,谋定而后动,等疫情结束,就可以立马启动了,这样才会使得耽误的损失最小。
第五是练内功。很多企业开春都有培训的安排,只是这次的培训都得线上进行了,但正好利用这个空档期,好好组织培训,兴许比以往效果更好,因为这个时候心最定,没其它赶工压力了,只好静下心来参加培训,而以往总是心不在焉的,反倒效果不好。南方数码等诸多公司就在这期间举办了十几场不同内容的培训,反响非常好,既练了内功,也增进了交流,大家都感到很充实。广东省测绘学会还利用这个机会,首次举办线上地理信息新技术研讨会,联手南方数码等单位做了一次远程的“多测合一”“房地一体”研讨会,居然吸引了全国各地5000人参加,用很小的代价,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很好的尝试。
第六是找合作。越是艰难时期,越要有开放心态,越要抱团取暖,积极向外找资源、寻合作,同行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同时一起积极向有关协会、主管部门反馈企业困难,反映企业心声,争取政府相关的支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级企业、各部门都是高度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的,习总书记在“讲话”里也明确指示: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这是事关我国今后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企业要讲真话,说实情,积极反馈,积极互动,能顺利复产,解决就业,就是最大的政治,也是企业自身需求,只有取得多方支持,才能让我们企业顺利渡过难关,靠一己之力也是困难的。
也许,在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全面恢复正常了,这是所有人都期待的,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坚信总有一天会到来,而且不远了,让我们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继续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 2024-03-14麦田房产联合社区开展雷锋日活动
- 2024-03-14欧派家居定义新式高端个性化定制家装 助力美好人居体验
- 2024-03-14上海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牵手随幻科技 共同赋能文旅赛道
- 2024-03-13因为自卑对男朋友隐瞒了家庭条件 这样做对么?
- 2024-03-132024年雪川全国农业客户大会圆满举行
- 2024-03-13金融类和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逆势增长
- 2024-03-13上海市房协召开房地产市场座谈会,房企称新房市场分化明显
- 2024-03-12深交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2024-03-12重磅政策频出 完善基础制度护航房地产发展
- 2024-03-08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房地产行业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