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产业帮扶走在先,持续造血助脱贫

2020-05-30 09:48:09 来源: 责任编辑:

  初夏时节,漫步在阡陌纵横的皋兰县水阜镇燕儿坪村,刚刚搭建好的大棚一字儿排开,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广场上,不时传来老人、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图景跃然而出。

  昔日的燕儿坪,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贫困发生率高,是水阜镇三个贫困村之一。而今,再访燕儿坪村,可以用“巨变”来形容村里的变化。

  建设基础设施 村容村貌换新颜

  “2013年以前,燕儿坪村仅有通村过境道路为硬化路面,其余道路泥泞坑洼不平,严重制约群众发展增收。2015年以来,全村共争取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村级阵地、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10个。”燕儿坪村党支部书记王磊说,全村通县镇道路2条6.1公里,村内户外道路全部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全村。建设农场产品交易市场一座;建成群众文化舞台一座;建成党群活动室200平米;完成村道与水文公里连接道800米;清理村主干道与白兰高速沿线垃圾1500方;粉刷村主干道两侧墙体4000平方,燕儿坪村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说起村里的巨变,村民邓玉萍深有感受:“我们村旧貌换新颜,脏乱差不见了,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生活。”

  创新发展模式 “三变”改革注活力

  王磊说,“三变”改革开展以来,燕儿坪村坚持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突出“一村一业”发展思路,承担市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率先探索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实体经济,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据了解,燕儿坪村“三变”改革,以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为突破口,采取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帮扶资金、土地流转、村集体资产等生产要素入股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创办村级集体养殖场为载体,以股份合作为核心,将农民手中的耕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协商评估折价入股农业合作社,让农民从资源资产中获得财产性收入,使之成为“股份农民”。

  目前,有34户农户入股皋兰惠民旺种养殖合作社,其中入股耕地、荒沟23亩,折合股金11.5万元,村致富带头人入股资金18.8万元,养殖大户以资金、含技术入股资金24万元,劳动力折股金入股8.4万元,贫困户以帮扶资金扶持入股4万元,总计入股资金66.3万元,占股比例44.5%。

  同时,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镇村多方争取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帮扶资金、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林下养殖项目资金共计83.7万元,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转变为村集体持有股金,入股合作社,占股比例55.5%。

  该村“三变”改革的成功经验,既激活了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又发展了特色主导产业,也让农户尝到了实实在在“改革”春风的甜头。

  培育脱贫产业 充盈群众“钱袋子”

  一大早,村民王玉祥就拿起锄头出门了,一头扎进种植西蓝花的大棚里开始锄草、松土。今年65岁的王玉祥以前自己种地,现在到村里的合作社上班,一年收入近3万元,对他来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外出务工,农村撂荒耕地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状,水阜镇积极培育脱贫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在燕儿坪村建成脱贫产业园,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据介绍,脱贫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0万元,新建双杆四膜塑料大棚100座,日光温室2座,该项目以资产折股量化的形式将项目入股皋兰燕儿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吸纳燕儿坪村10个贫困户就近务工,群众每天按100元支付工资,户均年增收20000元。并有效带动全镇102户贫困人口,每年获得不低于折股本金7.5%的保底收益,每户增收500至2000元。园区累计流转土地80余亩,每亩500元,每年促进周边农户增收40000元。

  土地集中流转,村民既能外出务工,也可就近劳动。土地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全村已形成以白兰瓜复种龙豆、茄子、辣椒等为主的设施瓜菜产业,设施农业面积达320亩,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群众人均纯收入2019年达到12139元。

  第一书记的心里话

  刘军:与群众“抱团”走上致富路

  “燕儿坪村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田间小路纵横交织,村民靠山而住,干净、整洁,辛勤的村民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往返于兰州、皋兰等地,出售自己的各种蔬菜。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展工作,对我而言有些新奇、拘谨,也有些茫然。”这是燕儿坪村第一书记刘军的亲身感受。

  刘军是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名干部,2019年6月,单位安排他到皋兰县水阜镇燕儿坪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按照工作计划,走访入户,实地了解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收入情况、农户在发展中的所思所想,深刻感受到了县、镇、村及帮扶单位奉献脱贫攻坚的浓浓情怀及村里欣欣向荣的可喜变化。”刘军说,2019年村上确定的三个大项目已全部修建完毕,24户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加入合作社,并实现了每年都有分红,夯实了整村增收以及脱贫奔小康的基础,并顺利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刘军认为,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不能摆架子,不能让“干部架子”成为与农民沟通的障碍,一定要做到有“三心”,即爱心、诚心、耐心。在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等贫困弱势群体比较多,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作为第一书记,要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惠农政策的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民富民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大家继续努力。”刘军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自觉任重而道远,一刻也不能放松,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脱贫富民为目的,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始终,时刻关心着群众的疾苦,任劳任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切实为村民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促进群众走上致富路。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