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药“对药下症”亟须依法遏制
看病、开方、买药,这是看病问诊的正常流程,但你听过“对药下症”的逆向“神操作”吗?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购药后发现多家平台流程均是先选购药品,后根据药品配处方,且审核走过场,连用11岁的儿童身份也能轻松买到麻醉类药品。
按照《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在线开具的处方必须有医师电子签名,经药师审核。但从实际来看,先选药买药,后补处方,这样的“对药下症”逆向操作是存在的。这不仅导致了互联网诊疗秩序混乱,也埋下了用药安全等隐患。
对上述现象不能纵容,强化依法监管与治理是首要的。此前媒体就指出,互联网医院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服务在管理方式、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上的突破创新,但目前互联网医院面临多个层面的监管难题,包括全流程监管、诊疗范围、权责认定等方面。所以,相关部门当对此重视起来,通过加强常态化监管,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
在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同时,更有必要健全监管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增强制度刚性,方能确保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行稳致远,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所以,监管执法部门当创新监管举措,对行业乱象坚决遏制。
平台须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中,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对科别、姓名、年龄等情况检查核对;除治疗需要外,医师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处方。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增强用药安全意识很有必要。虽然通过互联网医疗购药便捷,但是消费者也不能只图便捷而不顾安全,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购药、用药。
据统计,在我国去年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中,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超过5400万,“互联网+”医疗正逐步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传统医疗格局。所以,我们也应该做好相关知识普及,使公众认识到科学购药服药重要性。当然,加强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监管,才是对行业健康发展最好的守护。(杨李喆)
[责任编辑:]
- 2024-03-14麦田房产联合社区开展雷锋日活动
- 2024-03-14欧派家居定义新式高端个性化定制家装 助力美好人居体验
- 2024-03-14上海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牵手随幻科技 共同赋能文旅赛道
- 2024-03-13因为自卑对男朋友隐瞒了家庭条件 这样做对么?
- 2024-03-132024年雪川全国农业客户大会圆满举行
- 2024-03-13金融类和房地产类信托产品逆势增长
- 2024-03-13上海市房协召开房地产市场座谈会,房企称新房市场分化明显
- 2024-03-12深交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2024-03-12重磅政策频出 完善基础制度护航房地产发展
- 2024-03-08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房地产行业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