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基金

头部大块吃肉中小公司喝汤 马太效应主导基金发行市场

2020-06-16 09:14:59 来源: 责任编辑:

  ⊙梁银妍 ○编辑 张亦文

  今年以来,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明显,爆款基金层出不穷。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6月份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达80只,新发规模接近400亿元。

  6月15日,易方达张坤管理的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基金销售火爆。据了解,截至6月15日下午5点,其募集规模有望达到350亿元。此前两日,南方成长先锋最终募集规模达321亿元,刷新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此前创下的纪录,成为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也是继嘉实策略增长、兴全合宜之后,史上首募规模第三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然而,在这场发行盛宴的背后,行业马太效应凸显。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620只。新发基金最多的公司是南方基金,达到24只;其次是招商基金,达到18只;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紧跟其后,均达到10只以上。与此同时,有29家公司无缘分享权益基金发行盛宴,东吴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富荣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等公司齐齐零发行。

  某所在公司未发行新基金的人士提到,今年上半年未发行新基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内部的一些问题,再者产品拿到批文后,还要排队等银行的发行档期。考虑到种种因素,产品发行集中放在了下半年。

  但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有自己的发行节奏,一般在去年底就安排好了。“并不会因为上半年市场火热,就改变自己的发行节奏,赶上去凑热闹。”

  各基金公司在首募规模上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Top20公司“垄断”了超过60%的首发份额;首募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有9只,其中最大的为南方成长先锋,超过321亿元。而最小的为某基金公司发行的纯债一年定开债,仅0.1亿元!

  与此同时,迷你新基金也不少。据统计,截至5月,超过140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在5亿份以下,占同期新成立基金总数26%。

  在争夺存量资金的时代,基金公司被迫赔本赚吆喝,不断发行新基金,拆东墙补西墙,以免自家份额被人挤占。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计算过,按照1%的管理费计算,1亿元规模的基金,一年最多可为基金公司创造100万元的收入。除了支付员工薪资,基金公司还需向渠道支付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这意味着,基金公司要为这些迷你基金背负很大的成本负担。

  北京某中型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士提到,相比大型基金公司,在尾随佣金方面,小基金公司的议价权更弱,面临银行要价高的窘境。“领导们也时常有困惑,到底是拼数量还是拼特色,但显然走这两条路都不容易。比如这两年很火的ETF,想要搭建一个ETF系统,其花费都不是一个小基金公司可以承担的,除非母公司财大气粗,而且后期是否挣钱还另说。”该人士说。

  即便如此,基金公司仍对大行资源趋之若鹜。“这几年基金产品发行井喷,小公司很难拿到大行资源,而重金挖有大行资源的人,其效果相对比较明显。”上述人士补充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