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基金

大限将至 分级基金整改的焦虑与“雄心”

2020-10-16 09:02: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

  距离分级基金整改大限不足3个月,基金圈已掀起分级基金的整改大潮。

  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分级基金转型议案需要获得参与投票表决的2/3份额以上持有人表决通过才能过关。然而,近日一家基金公司却因为分级基金投票事宜引发热议。据悉,该公司日前举行了旗下一只分级基金持有人大会,就清盘议案进行投票。参与的中小投资者大都投出反对或弃权票。令人意外的是,现场某机构“大户”,利用份额优势,通过“唯一”的赞成票,让清盘议案顺利过关。

  争夺“一票否决权”

  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员龚新(化名)透露: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关联方,依靠资金优势,可以操纵投票结果。

  “之前,该分级基金的机构持有占比并不高。但到了投票日,机构持有基金份额大幅上升,巧合一般地拿到了‘一票否决权’。说白了,这部分机构资金是近期的新申购资金,在即将清盘前仍要申购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操纵投票结果。”龚新说:“假如不是‘关联方持有人’投了赞成票,这次清盘议案很难获得通过。”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其实,基金公司在转型期间内申购份额,然后利用资金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票结果的做法很常见。”

  整改“啃硬骨头”

  在分级基金新规和资管新规的双重压力下,分级基金在2020年底将迎来退出市场“倒计时”,清盘和转型将成为主流整改路径。但在实际整改过程中困难重重。

  “有如‘啃硬骨头’。”上述基金公司工作人员称,在分级基金整改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普通投资者不认可清盘或转型安排,毕竟大部分分级基金回报率不错,所以整改方案的通过并不容易。为了确保整改顺利实施,虽然可能存在伤害持有人利益的嫌疑,但仍可能出现关联方申购行为,这也是基金公司“不得已而为之”。

  基金公司“干预”分级基金整改投票颇受争议,在暗流涌动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更难的问题——成功召开持有人大会。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由于投资者比较分散,组织投票难度大,尤其个人投资者投票比例偏低,基金公司争取更多持有人参与相关投票并不容易。此前,已有多只分级基金因人数不够而无法召开持有人大会;更有分级基金出现通知了两次,结果无人参与投票的情况。

  另外,令人困惑的是,分级基金整改是监管要求,持有人大会召开失败或相关议案未获通过,都不会影响分级基金的整改进程,为何基金公司要主动要求召开持有人大会?

  龚新直接点出了背后的原因:如果持有人大会顺利通过整改方案,就无需在2020年底进行强制“去分级”转型。

  转型面临新难题

  一位入圈十年的基金业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想体面点的,尽早主动转型,还能把握主动权,调整投资范围;不体面的,就到期直接进行‘去分级’。”

  然而,如何主动进行分级基金转型,又成为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新难题。

  “现在每天数着日子过,就等前面的大基金先开始转型,给大家指条路。”某基金公司人士阿信(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靠着近期的活跃行情和业内关系,阿信所在公司的分级基金之前还处于不错的运营状态。但是,看着大批同行接二连三发布转型公告,他们也难免为未来的业务感到焦虑。

  不过,好日子近期也不再有了。阿信苦笑道:“近一段时间来,股市行情震荡不停,公司时常发布分级B折价风险提示,哪里还有多少人往里进。”

  与此同时,也有基金公司显得较为淡定。以最新加入分级基金转型阵营的兴全合润为例。作为持有人高达60多万户的“巨无霸”,兴全合润同样面临难以召集足够的投资人开会投票的问题。别开生面的是,该基金做出了创新,其持有人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寄送书面表决票等方式参与,公司还称:“无论您是否选择支持基金转型,均可参与抽奖活动,分享30万元的答谢红包。”

  而进一步细看其分级基金转型方案,或可窥见兴全合润的“雄心壮志”。根据公告,兴全合润与市场上多数的分级基金转型不同,在进行分级基金转型的同时希望能够调整基金的投资范围,增加港股、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投资工具。

  兴证全球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投资工具越来越多,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样具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借着此次分级基金转型的机会,一起增加基金的投资范围,以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