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中建四局一公司 三维共振铺出乡村振兴路

2022-04-11 16:33:11 来源: 责任编辑:

  “要想富,先修路”。迎着暖暖春风,汕头市民陈先生正舒心地驾车行驶在崭新的路面上。去年年底,汕北大道(凤东路)澄海段工程正式通车,澄海区正式纳入中心城区“半小时生活圈”。这项中建四局近年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将幸福路铺进老百姓心坎上。今年年底,第三届“亚青会”将在汕头举行。澄海项目也将为亚青会提供便捷通道,推动城市蝶变,兴业惠民。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道路、公共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在建设过程中,汕北大道(凤东路)澄海段项目部(以下简称澄海项目)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充分联动沿线的11个乡镇、117个行政村,拉动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为汕头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动能。路铺出去了,桥架起来了,这对澄海区的村民们来说,不仅仅是修建了一条便民路、惠民路,更将是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打通南北大动脉 助力经济特区“再腾飞”

  汕头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被赋予“窗口”和“试验田”的历史重任,曾创造多个全国率先的成功经验。然而,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厦门相比,汕头的发展速度似乎不是特别快。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陈鸿宇认为,汕头市距离广东发展的主核心区——珠三角较远,作为全国最“微型”的经济特区,窄小的地域极大地制约着政策综合效应的形成和发挥,严重影响汕头经济特区的带动能力,也影响了主城区人口和产业双重集聚的速度和规模。

  过去,汕头中心城区往返澄海区的主要通道大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通道为汕汾高速、国道324线与金鸿公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车辆不断增多,这些道路的交通压力非常大,其中,国道324线更经常出现拥堵,不少司机朋友都深有体会。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为有效改善汕头澄海地区投资环境,澄海项目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汕头澄海区与中心城区的往返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20分钟,大大方便乡村群众的出行,改变因道路不畅而导致发展落后的局面,为产业兴旺提供了基础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加强了汕头“南融、北联、西达、东进”的综合交通布局,也为汕头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动能。未来的“澄海速度”让人十分期待。

  攻坚克难勇创新 匠心打造“民心工程”

  澄海项目起于澄海区盐鸿镇坛头村与潮州市饶平县交界,终于国道539莱美路附近,与凤东路龙湖段对接,路线全长23.3公里,南北向贯通澄海区凤翔、莲下、莲上、溪南、东里、盐鸿等6个镇街。四局一公司参建段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辅道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全长为6.5公里,其中桥梁长2.64公里,包括莲阳河特大桥、凤翔路跨线桥、莲凤路跨线桥等重要构筑物。

  在地质复杂的沿海地带扎牢1.46公里长的跨江大桥,是该段工程建设的重难点之一。莲阳河特大桥地处韩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质情况差,土质以淤泥为主,软土层分布广泛,软基处理深度长、形式多样化,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施工重难点。针对这些困难,项目团队在拟建桥梁上游搭设临时钢栈桥,中间预留通航孔,根据桥墩位置搭设支栈桥和钢平台作为水上施工平台,为大桥水中超长桩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作业空间;同时采用气举反循环和泵吸反循环钻机等先进设备,大大提高了桩基础作业效率;此外,还为项目配套建设目前高标准的钢筋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全线钢筋加工和混凝土生产供应,为施工一线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为匠心打造好汕头民心工程,除应用国内超长水中桩基施工、水中围堰施工等多种高难度施工技术外,项目团队还先后发表科技论文5篇,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项,成果鉴定国内先进1项,国内领先2项,省部级工法2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为汕头市民生建设工程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强生产 绿色施工显央企担当

  2019-2020年,是汕头创文的冲刺之年,作为筑粤大型央企,助力属地创文工作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建设期间,澄海项目一直积极稳妥落实扬尘防治“6个100%”对工地施工的各方面要求,将“安全、文明、环保”作为开展工地创文工作的中心思想,一以贯之。在项目的三个工区周边都设立了整齐美观、符合安全标准的连续封闭式围挡,实现对施工工地周边进行100%围挡的要求,也达到了进行公益教育的目的。

  为践行“低碳、环保”的绿色施工理念,项目还在凤翔路跨线桥工区入口设置了扬尘监测仪,对来往出入的车辆进行即时的粉尘检测与评估,在各工区入口都设置了车辆冲洗池、喷淋,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保证不将工地淤泥等带入公路。在日常施工中,严格实行文明施工监督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污染、美化环境;为创文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路修到哪儿,党的方针路线就宣贯到哪儿”。作为中建四局重点项目之一,澄海PPP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作用,党支部于2019年11月4日成立,增设党员活动室,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召开党员大会2次,讲党课10余次。同时,依托党支部开展的“安全检查巡视”、“工程建设生产督导”等活动,真正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

  2020年9月份,项目党员同志积极参加业主单位举办的“大干100天劳动竟赛活动”暨“建证力量·红色基石,见证匠心·红色先锋”三号联创活动,把青年文明号创将工作和项目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青年突击队、超英廉洁突击队,促进了项目优质履约,得到了政府、业主单位一致好评。为履行青年责任担当,项目青年党员多次慰问属地敬老院老人,送上慰问物资多批,营造浓郁的敬老爱老氛围。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22年12月20日-28日,第三届“亚青会”将在汕头举行。澄海项目也将为亚青会提供便捷通道,承载着城市全力以赴办好亚青赛事、提升城市能级的信心和雄心,推动城市蝶变,兴业惠民。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

  基础设施项目是诠释城市活力和印记历史的载体,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澄海项目的建设,得到了政府、业主单位一致好评。施工期间宣贯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人文关怀,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科技效益,助推当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中建四局一公司以央企的使命与担当拓展幸福空间,用绿色建造和品质服务,打造了一条惠民之路、幸福之路。澄海项目提升沿线居民的通行便捷度与生活幸福指数。这是中建人开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心,也是中国建筑积极拓展幸福空间的使命与担当。(中建四局一公司 魏莱)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