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走进县城看发展|青海省大通县:建设好西宁"后花园"

2022-07-25 07:35:55 来源: 责任编辑:

  经济日报原标题:青海省大通县坚持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建设好西宁“后花园”

  “转型最艰难。虽然县域内蕴含煤、石英岩、玄武岩等多种大型矿藏,但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只能‘忍痛割爱’,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青海省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说。

  森林覆盖率达43.3%的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被誉为省会西宁市的“后花园”。大通县县长马明旭介绍,近年来,当地加快产业转型,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整治。严格落实林(草)长制,完成国土绿化22.34万亩。深化河湖长制,湟水流域综合整治、工业废水达标治理等碧水工程稳步实施。高质量完成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大通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6%。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老企业,过去以原铝生产为主,目前正着力打造先进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基地。“未来我们将建成电解铝产能60万吨、预焙阳极产能30万吨、铝加工产能40万吨、危废处理能力10万吨的一流电解铝企业。”桥头铝电公司纪委书记唐正洪满怀信心。

  来到大通县景阳镇甘树湾村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保吉栋正带领村民在田间除草。“今年合作社种植甘蓝1300亩、蒜苗400亩。现在蔬菜种植技术成熟了,产量也提高了,还打通了广州、西安等地市场。2021年,甘蓝亩产达到了1万斤,产值超过300万元,合作社支付季节性劳务费100万元左右,单日用工最高峰达到200人,巩固了脱贫成果,增强了周边乡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保吉栋说。

  “2017年,县文体旅游局投资10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停车场;2018年,县财政局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下达扶持资金200万元;2019年,县政府为全村208户村民修建水厕、实施河道治理、修建民俗院落等投资达1246万元……几年下来,我们村实施的大小项目总投资超过了5000万元。”东峡镇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魏占来说,“目前,全村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50%,旅游环线建设已经开工。到2035年,以乡村旅游为带动,田家沟村40多项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近年来,位于朔北藏族乡的边麻沟村依托东峡林区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已成为“花海农庄”网红打卡地,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实现了从“偏穷乱”向“绿富美”的转变。2021年,“花海农庄”景区年收入达900万元,接待游客50万人次,乡村旅游业得到快速壮大,全村农家院发展到55家,家庭宾馆发展到15家,经营户户均增收5万元,全村148户人家有一半农户从事乡村旅游业,户均增收1.5万元,逐步壮大的村集体经济实现分红37万元。

  借力东西部协作的春风,如今,以边麻沟“花海农庄”为中心,当地形成了窎沟片区其他9个村“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的发展格局,“生态乡村游”成为都市新时尚。“5年来,窎沟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的10个村,精准定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保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22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窎沟片区脱贫户户均增收1300元,实现了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巨大转变。”马明旭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玉宏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申维祖)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