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修复高原高寒生态 青海木里实现“两年见绿出形象”

2022-08-23 07:50:20 来源: 责任编辑: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王冰 记者付丽丽)高天流云牧草如茵,盛夏的祁连山风光旖旎,牧民赶着羊和牦牛向木里矿区附近的草场转移……无人会将眼下的美景与两年前高高耸立的渣山与深浅不一的矿坑联系在一起。经过两年的努力,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中煤地质总局)完成的木里矿区聚乎更区、哆嗦贡玛区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矿区植被复绿返青率超过90%,局部达到100%。

  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态地位极其重要。青海省北部的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南麓腹地的木里地区一度是青海露天煤矿开采区。2020年8月,木里煤矿非法采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青海省委省政府于2020年8月31日启动了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中煤地质总局承担起了矿区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责任。

  在海拔4200米的高原高海拔地区,气温可低至零下34摄氏度,中煤地质总局要面对的是7个露天采坑、11座渣山,以及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冻土破坏、土地挖损压占、水系湿地破坏与采坑积水等九大生态问题。

  据介绍,中煤地质总局将“煤炭地质学+生态学”领域的关键治理技术运用到“自然恢复+工程治理”之中,以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为指导,将实验室搬上高原大地,创新研究形成了适合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五大关键技术,解决了世界高原高寒生态修复治理的难题;创造性建立了两种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确定了“一坑一策”七种治理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治理成效。

  目前,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趋于稳定,逐步恢复了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水土保持率均在90%以上,通过人工修复实现了与周边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初步结果表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好,基本实现“两年见绿出形象”目标。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