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 生态环境稳中向好

2022-09-08 07:53:15 来源: 责任编辑:

  中新社西宁9月7日电 (记者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7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其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对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均有较大影响。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依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多家技术单位持续开展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工作,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同时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状况、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生态环境状况、草地状况、土壤侵蚀状况、积雪面积等遥感监测,获取了系统连续的地面和遥感监测数据,编制年度监测成果报告。还建立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平台,积累生态环境要素系统连续监测数据,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监测显示,2021年,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湟水流域、柴达木内陆河流域及青海湖流域共设99个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其中9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监测断面12个,Ⅱ类水质监测断面74个,Ⅲ类水质监测断面10个;青海湖(咸水)下社、沙陀寺2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保持自然状态。”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司文轩日前发表数据称。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表示,近10年来生态监测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流域湖泊、湿地面积和水资源量有所增加,旗舰物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和裸鲤资源量明显增加,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目标。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完)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