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青海:生态引领文旅发展 十年旅游收入超3000亿元

2022-09-16 07:55:01 来源: 责任编辑:

  图为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学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青海文化和旅游十年发展成就。 李江宁 摄

  中新网西宁9月15日电 (记者 李江宁)“十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正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1亿人次,旅游收入3182.12亿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5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学文对外表示。

  当日,“青海这十年”——文化和旅游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近年来,青海打造以西宁市为中心,海西州格尔木市、玉树州玉树市为支点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态旅游精品环线,将文艺创作、公共服务、非遗传承、文物利用、考古发掘等文化类资源融入旅游环线建设。同时,完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构建生态旅游风景道,培育红色游、乡村游、冰雪游等。全省现有A级旅游景区160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休闲街区17个。

 

  “一批具有青海独特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不断涌现,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7条线路入选‘十大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为热门打卡地。”王学文介绍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青海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青海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6处,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可移动文物31.3万件。喇家遗址、热水墓群考古发掘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青海省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61项,代表性传承人3160名。设立31家青绣扶贫就业工坊,培育60余家青绣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1亿元,带动约15万人脱贫增收,“指尖上的青绣”成为青海的金名片。

  “近年来,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考古热’‘博物馆活’‘非遗火’蔚然成风,成为年轻人新时尚、新追求。”王学文说。(完)

  【编辑:彭婧如】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