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榆中县青城镇:黄河岸边“藕遇”丰收

2022-09-28 09:28:35 来源: 责任编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美景,如今在西北内陆甘肃的小镇青城徐徐展开。

 

  在青城镇建亭村的一处藕田里,53岁的挖藕人张兴成正在阳光下忙碌着。他一边用水泵冲开淤泥,一边在莲梗下手脚并用找寻着莲藕,挖出的莲藕就会递给紧跟在他身后的妻子李爱芝,妻子再将莲藕洗净装好。两人配合默契。

  在青城,每年九月初到十月底,以及来年春天的四月初到五月底是莲藕采收时节,也是张兴成夫妻俩最忙碌的时候。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青城镇毗邻黄河,水资源丰富。而这里的部分土地因黄河水位上涨,导致盐碱化程度高,普通农作物种植收益低,村民们便在盐碱地上挖鱼塘养鱼。时间长了鱼塘淤泥堆积,当地政府和农民便将目光对准了莲藕。

  20世纪80年代,村民们从江浙地区引进了食用莲藕,并在当地试种成功。慢慢地,莲藕种植在当地得以推广,目前全镇莲藕种植面积已达近千亩。

  莲藕种植成功,但养鱼的老本行大家也不愿放弃。于是村民们又效仿“稻鱼共生”,想到了藕池养鱼的法子。

  “鱼可以为莲藕提供天然肥料,增加池水含氧量,藕田里的微生物、杂草、昆虫等又能为鱼提供食物。”兰州市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明盩说,这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藕鱼双收。

  多年来,张明盩带领农技团队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他欣喜地看到,村民们的种养殖水平越来越高,绿色发展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

  莲藕为青城人带来了新希望,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也吸引了“90后”新农人回到故乡。今年25岁的张远斯去年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他流转了150亩土地建起养殖场,用来种藕、养鱼。他说:“小时候,父亲在藕田里忙碌,我就在一旁的泥潭里打滚,那是我最开心的童年记忆。”

  凭借着水产养殖的专业学习背景,张远斯与农技专家合作进行鱼种改良培育,并成了“藕鱼共生”模式的实践者。“每亩藕田产藕约2000斤,按照今年的价格收入在6000多元。藕田里养的鱼大概能有200斤,不仅不用投喂饲料,还比普通池塘里养的鱼售价高。”(新华社记者 任延昕 多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