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小丘”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敦煌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紧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机遇,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多元化”投资,提高建设标准。2022年,敦煌市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总投资1.2亿元,除中央和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外,敦煌市积极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投入建设,剩余资金通过农发行融资贷款解决,亩均投入达到3000元以上,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有效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二是“市场化”引进,助力节本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农作物产量实现稳中有升。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农药使用量下降6%以上,耕地地力得到提升,棉花、辣椒、玉米等农作物亩均增产100—150斤以上。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成经营后,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等实用技术应用,在保障农作物的茁壮成长的同时又促进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同时将“浇地”转变为“浇作物”,机采棉棉田亩均灌水量由600m³下降低到300m³,产量由350公斤增长到450公斤。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项目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铺膜、铺滴灌带、播种、覆土等作业均实现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播种机按照设定路线,一次性完成田间作业;应用无人机植保技术,省时、省力、增效,使每亩地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00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三是“集约化”利用,破解空间难题。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闲置撂荒地问题,推动项目区插花林果地腾退、“开天窗户”和坟墓的搬迁工作,推进其他农用地恢复耕地工作进程,实现了“小地变大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的目标,同时通过对老路、旧渠、残埂及闲滩空地进行集中连片平整,使耕地面积增加,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粮食产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责任编辑:]
- 2024-06-13泽州县公安局:传道、授业、解惑! 传帮带机制有效激发队伍新活力
- 2024-06-13北石店分局勇闯“四关”答好便企利企 “考卷”
- 2024-06-13强化“硬实力” ,提升“精气神”——晋城公安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开班
- 2024-06-06被汇景新城硬控30秒!
- 2024-05-22东方星舰助您圆梦个人出书 让你成为明日之星
- 2024-05-18东方星舰:打造图书出版新篇章,一站式服务助力您的著作梦想
- 2024-04-28芬芳四月,共赴盛会!2024邢台市襄都区半程马拉松赛开跑
- 2024-04-102024第十六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5月即将在南昌召开
- 2024-04-06“北京神州翰林书画院西北分院武威理事(会员)颁证仪式暨书画笔会”在武威成功举办
- 2024-04-06报告!一位与脊髓性肌萎缩病魔抗争37年的人想出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