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敦煌市“小丘”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2022-10-19 08:01:11 来源: 责任编辑:

  近年来,敦煌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紧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机遇,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多元化”投资,提高建设标准。2022年,敦煌市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4万亩,总投资1.2亿元,除中央和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外,敦煌市积极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投入建设,剩余资金通过农发行融资贷款解决,亩均投入达到3000元以上,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有效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二是“市场化”引进,助力节本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农作物产量实现稳中有升。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农药使用量下降6%以上,耕地地力得到提升,棉花、辣椒、玉米等农作物亩均增产100—150斤以上。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成经营后,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等实用技术应用,在保障农作物的茁壮成长的同时又促进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同时将“浇地”转变为“浇作物”,机采棉棉田亩均灌水量由600m³下降低到300m³,产量由350公斤增长到450公斤。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变。项目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铺膜、铺滴灌带、播种、覆土等作业均实现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播种机按照设定路线,一次性完成田间作业;应用无人机植保技术,省时、省力、增效,使每亩地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00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三是“集约化”利用,破解空间难题。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闲置撂荒地问题,推动项目区插花林果地腾退、“开天窗户”和坟墓的搬迁工作,推进其他农用地恢复耕地工作进程,实现了“小地变大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的目标,同时通过对老路、旧渠、残埂及闲滩空地进行集中连片平整,使耕地面积增加,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粮食产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