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022年瓜州县高度重视,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补短板,强弱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大力推进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了指标和投资双翻番、数量和质量双提升、进度和监管双增强、经济和生态双丰收,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人民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1、统一思想共识,实现指标和投资双翻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现代农业“三大工程”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条件。自2019年起,瓜州县广泛调研、深入宣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干群思想从“零散整治向整村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测土配方到水肥一体化、各自为战向统防统治”的转变,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共识和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快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的精准申报和管理推进。领导小组成员赴省进市,加强指标和投资争取力度,从2019年的2.5万亩,到2020年的4.4万亩,2021年的5万亩,至2022年达到12万亩,投资额分别达到0.3843亿元、0.711亿元、0.916亿元、2.8746亿元,其中,县级财政分别配套693万元、700万元、1691万元、13574万元,任务、投资额、县财政配套三项指标分别增长101%、241.57%、802.72%,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快车道。
2、精准规划设计,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与经营主体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在项目选址布局、设计过程中,摸清农田基本情况,掌握产业发展动向,坚持民主决策、民主规划、民主管理,始终把符合产业导向、农民满意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落脚点,做到了对灌溉供水、土地平整、耕地质量提升、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工程进行统一设计,不断拔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2022年将全县12万亩建设任务分解为21个项目区,单个项目最大面积达到9200亩,为高起点、高效率实施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3、压实任务责任,实现进度和监管双增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群众满意工程、民生工程,是瓜州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目标。一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其特殊性,必须避开农业生产周期。在项目实施主体确定后,瓜州县农业农村局根据每片项目区现状,制定工程量、形象进度表和责任清单,确保工程按进度实施。二是成立项目专班,加强督导。在每个项目区,成立由镇、村、组负责人、群众组成的项目推进专班,紧盯目标工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进度进行督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清单。三是开设专户,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规定,根据工程形象进度,采用企业申请、监理核定、村委会复核、乡镇审核、农业农村局现场核查“四方”把关的方式,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四是分级负责、把好项目验收关。采取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复检、县级验收小组验收的三级验收模式,根据工程类型,完工情况,分类型、分批次,对照设计标准,实地测量管道、田间道路、林网等措施的各项数据,倒逼各参建单位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感,确保高质量建设。
4、坚持产业导向,实现经济和生态双丰收。瓜州县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模式持续深耕,巧妙植入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放大高标准农田效益。一是以大产业基地推动土地集约经营。大力推动连片田、机械田、精灌田、高效田“四田改革”,以瓜州镇为例,将原有1万多个小地块,整理为136个大地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5万亩,使大型农机配套作业机具有了更大施展空间。通过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植入高效机采棉产业,在瓜州、三工、头工村分别建成5000亩以上机采棉种植基地各1个。二是育强经营主体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坚持把土地经营权推向市场,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引进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整合农户土地经营权,再向经营主体整体流转,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土地经营权托管运行机制。农户土地租金由高标准农田整治前的每亩300元增加到目前的750元,同时,可获得村集体收益50元/亩。三是以新农技推动土地高效产出。坚持高标准农田整治与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示范和新模式引进相配套,不断织密现代农业发展底蕴。加强农业机械现代化程度,引进联合平地机、六轮大型拖拉机、摘棉机等高效配套机械,确保了“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应用推广精量播种、密植栽培、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施肥、脱叶催熟等精良种植新技术,土地综合收益提高了2.6倍。四是按需配水保持生态平衡。从最初的干群强烈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渠道灌溉为主,到2022年的8万亩建设任务全部是滴管管灌,是一项重大突破。采取滴灌技术,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精量播种、水肥一体、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新技术得以推广,提升降低了农业用水量,缓解了农业用水紧缺的现状,农业用水由“大水漫灌”的75方/亩,降低到“精准滴灌”的25方/亩,保持了生态平衡。五是促进群众参与提升社会效益。创新经营模式,转变土地流转、租赁模式,探索推进统一托管服务,形成规模流转优势,实现了土地租赁从“小打小闹”向集中经营“大户种植”模式不断转变,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6.8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已达到18.6万亩。完善务工增收措施。村委会成立劳务公司,和租地企业签订用工协议,解决租地农民就近务工问题,让农民离地不失业、转岗再增收,年租地农民可增加务工收入12000元—16000元。
[责任编辑:]
- 2024-06-13泽州县公安局:传道、授业、解惑! 传帮带机制有效激发队伍新活力
- 2024-06-13北石店分局勇闯“四关”答好便企利企 “考卷”
- 2024-06-13强化“硬实力” ,提升“精气神”——晋城公安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开班
- 2024-06-06被汇景新城硬控30秒!
- 2024-05-22东方星舰助您圆梦个人出书 让你成为明日之星
- 2024-05-18东方星舰:打造图书出版新篇章,一站式服务助力您的著作梦想
- 2024-04-28芬芳四月,共赴盛会!2024邢台市襄都区半程马拉松赛开跑
- 2024-04-102024第十六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5月即将在南昌召开
- 2024-04-06“北京神州翰林书画院西北分院武威理事(会员)颁证仪式暨书画笔会”在武威成功举办
- 2024-04-06报告!一位与脊髓性肌萎缩病魔抗争37年的人想出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