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荒漠“精灵”鹅喉羚在民勤大地频频“抢镜”

2022-11-13 09:06:39 来源: 责任编辑:

  从石羊河畔到青土湖,从四方墩到黄案滩,胡杨林、梭梭林、芦苇荡……昔日的大漠戈壁,如今处处青绿。

  “快看,那群鹅喉羚又出现啦。”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护时,精灵般的鹅喉羚频繁出现,它们时而驻足远眺,时而结队而行,相互追逐,成为戈壁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鹅喉羚在镜头前“亮相”

  鹅喉羚俗名羚羊、长尾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据工作人员介绍,鹅喉羚的寿命约10年左右,是极少数能够在极端干旱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的大型哺乳动物。

  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异常、持续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致使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原生境受到严重干扰、蚕食、割裂和破坏,鹅喉羚栖息地不断缩小,野外种群数量锐减。民勤县积极采取“护封造管”相结合的措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野生动物的繁育、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鹅喉羚成群追逐

  “我们平时主要通过加大巡查管护力度,持续开展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等措施,使得鹅喉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步得到了恢复,野外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现在鹅喉羚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其中最大鹅喉羚野外种群数量已达21只。”南湖保护站站长薛斌瑞介绍道,随着近几年民勤生态环境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这些戈壁“精灵”队伍逐渐壮大,并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年来,民勤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把筑牢生态屏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举全县之力防沙治沙、节水植绿、修复生态,持续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绿色发展持久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生态基础。民勤县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民勤特殊生态县情和重要生态地位,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本稿件图片由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