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酒泉市高标准农田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2022-11-29 11:34:08 来源: 责任编辑:

  近日,在肃州区东洞镇石灰窑村,各类施工机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呈现忙碌景象。

  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打破村组界限,按照“先规划后设计、先流转后平整”等模式,将零碎土地集中起来,平整后再统一分配,实现小地变大地,为加快全市农业生产向宜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时省力又省钱

  今年秋天,肃州区上坝镇下坝村1组村民赵国继种植的20亩制种玉米,用收割机不到1天就收割完了。他说:“以前都是零碎土地,机械进不去。现在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省时省力又省钱。”

  记者从肃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去年肃州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今年肃州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总投资2亿元。

  “我们通过集中流转土地、企业经营、农户自营等方式,目前建成高标准‘四化’基地10万亩,预计明年3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肃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徐世勇说。

  保障粮食安全

  我明年计划把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土地平整后,流转价格也上去了。”石灰窑村9组村民王则忠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为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支撑,还为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县市区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村预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300余亩。前期,我们通过和农户沟通交流、入户讲解政策等办法,使农户充分了解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土地的价值提升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石灰窑村党支部书记吴强说。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行先流转后整治的方式,集中连片建设,整乡整村推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着力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体制机制,依托国有企业和各级农投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项目投入,在全市抓好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点。

  “通过高标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为推进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