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瓜州县推广机采棉集成技术提高棉花种植效益

2023-02-17 12:01:14 来源: 责任编辑:

  近年来,瓜州县把引进示范推广采棉机械作为推进棉花种植、收获机械化的切入点,把工作聚焦在采棉作业机具的引进和示范推广上,在机采棉种植、采摘技术的引进推广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机采棉种植、收获、加工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大面积引进推广机采棉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提高了棉花经济效益、降低了作业成本。

  一是大力推广机采棉集成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在收获,难点在采摘。瓜州县针对当前棉花采摘机械缺乏的最大难题,加大示范推广的步伐,选定适用性好、作业效率高、质量可靠、价格适中、农民欢迎的主推机型,优先示范、优先推广、优先补贴,不断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装备水平。2022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18.5万亩,其中机采棉模式种植7.2万亩,占棉花种植面积的38.9%。目前,全县拥有机采棉6行播种机48台,12行播种机10台,钵施然牌三行采棉机8台,沃得牌六行采棉机2台,东风牌三行采棉机2台,无人植保飞机155台,秸秆回收机35台,残膜捡拾机(四轮拖拉机牵引的钉齿耙)1580台,中型残膜捡拾机4台。

  二是注重抓好机采棉试验示范。按照机采棉技术要求,引进不同穴距的棉花覆膜穴播机进行播种试验,确定机采棉种植栽培最佳模式,筛选出适合机采棉种植的配套播种机具。选择筒形高产棉花品种进行产量对比试验,筛选适合我县机采棉技术的棉花品种。同时做好脱叶催熟技术试验和化控技术试验,根据我县气候、气温变化特点,掌握落叶剂使用的最佳时间和最佳使用量。通过试验对比和分析,制定了机采棉种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范,为全县大面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加强机采棉集成技术培训。机采棉种植模式是一项新的技术,广大植棉农户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采摘种植模式,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棉花种植、收获机械化不仅要有适宜的机具,对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和生长管理等农艺技术也都有新的要求。瓜州县对传统的棉花生产农艺技术进行变革,使棉花品种选择、播种规格、田间管理、采摘及加工清选等各项农艺技术与机械化生产要求相适应。组织农机、农艺专家特别是棉花生产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棉花机械化作业标准和农艺技术标准,对种植户、机具操作人员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形成了棉花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

  四是推进棉加企业工艺和设备改造。机采棉花清理加工好坏直接关系到机采棉的销售价格,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关系到机采棉质量。全县加大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加工技术创新力度,缩小机采棉与手摘棉之间的等级与品质的差异。选择5家棉花加工企业,投资150万元,对机采棉加工的籽棉三丝清理机、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倾斜式籽棉清理机、回收式籽棉清理机、棉花轧花机等设备进行补助,确保了机采棉有企业收购。

  五是加大机采棉政策扶持。对购置机采棉种植、植保、收获机具的农户,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利用棉花奖补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进行累加补贴,大大减轻了农户的购机负担,有效提高了农户购买机具的积极性。近两年先后投入累加补贴资金450万元,对深耕、深松、播种机具进行补贴。组织开展棉田深耕、深松整地和播种机械化作业服务;对无人植保飞机等植保机具进行补贴。组织开展棉花植保机械统防统治、精准施药,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面源污染;对棉花采摘机具进行补贴。组织开展棉花机械化收获服务,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对棉秆粉碎还田和残膜回收机具进行补贴。组织开展棉秆粉碎还田,提升棉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开展残膜回收利用,降低土地污染,变废为宝。累加补贴机采棉全程机械化机械125台件,促进了机采棉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是强化机采棉种植落实力度。机采棉种植机械化能否实现大的突破,关键在于工作落实。为了推广好机采棉这项技术,各有关乡镇、部门明确工作职责,把棉花作为机械化重点突破的经济作物,把棉花种植、收获作为机械化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强化工作指导,进一步推动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