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晋城市公安城区分局举行警务实战体技能练兵大轮训

2024-04-01 16:19:18 来源:新时代资讯网 责任编辑:

“快!快!最后400米,大家冲刺起来!”3月8日下午,晋城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操场上,在冲刺的呐喊声中,最后一组队伍冲过了终点。

当天下午,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警务实战技能大轮训第一期的100名学员正在进行体能训练。

为深入推动全警实战大练兵,切实加强我局警务实战体技能练兵工作,有效提升我局民辅警综合警务实战水平,从3月开始,每周五下午、每月4次,一直持续到年底,城区分局举行警务实战体技能练兵大轮训,届时,约500名民辅警参加训练。

实战训练补短板 全体民辅警迎来大轮训

“警察,别动,立刻停止违法犯罪行为,双手抱头、蹲下,否则我们将依法对你使用警械。”16时30分,烈日下的操场,2人一组的警械使用训练。参训学员严格按照规范语言、动作进行分组训练。

“注意安全,要树立安全意识,紧盯嫌疑人的动作,注意保持安全距离,检查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一个个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疏忽和放松警惕,都有可能让我们付出血的代价!”教官一边观察一边提醒点评。

“在日常处理警情时,永远不知道会在下一刻碰到什么样的情况,给公安机关执法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学员秦江龙是一名刑侦民警,他说,近年来,打击犯罪现场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刑侦民警,必须具备执法执勤的基本技能和安全防护技能。

没有训练的队伍,是没有战斗力的队伍。此次大轮训以警务实战体能、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是对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制定的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准,结合辖区实际,确定理论知识、综合体能、徒手防卫与控制、警械使用、武器使用、警务急救技能、心理健康的综合训练科目。为做好培训工作,城区公安以综合体技能训练为重点内容,采取“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开展集中训练。全局四分之一民辅警,每月开展四期为一个训练单元,极大补齐全体民辅警实战技能训练薄弱短板,激发民警参训热情。

不讲辛苦谈收获 高强度训练考验学员意志

3月15日下午,训练操场上,第二批参训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100米短跑训练。

春季的晋城逐渐炎热,一下午的连续训练不仅考验体能,更考验意志。但平时常在办公室从事内勤工作的民警并未流露怯意,有些学员更是轻伤不下火线,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训练机会。

接近2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几乎都在高强度运动,这是学员梁惠栋工作以来,第一次这样高强度训练。“我一下子找到几年前成为新警的感觉。”梁惠栋说,作为一名老警“新兵”,学习基础警务技能和安全防范措施非常有意义。训练就要吃苦,在训练中吃苦,在实战中才能减少流血牺牲。

与梁惠栋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在训练前纷纷表示,开展警务实战训练一举两得,不仅有助于提升警队战斗力,也有助于增强民警的身体素质。

大家都非常珍惜每一次难得的轮训机会。大家不讲辛苦只谈收获,而最大的收获,就是“补短板”和学会可以“带走”的技能。

学员赵英刚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快6年了,此次培训他始终站排头,冲在前。“坚持体能训练是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民警必须要坚持的事情。”赵英刚说,“好的警务体技能是通过无数的训练和实践‘喂’出来的,这次培训一定能够有效提升我们基层派出所民警的警务素质。”

重新认识基层警务 笃定信念更好服务基层工作

分局党委从当前形势和一线执法实际出发,及时提出加强警务技能实战训练,非常有必要。“机关对接派出所工作时,都需要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张莉说。

学员李灿,是去年刚入警的新警,“在警校的时候各方面成绩都很优秀,但是来到派出所工作以后发现基层工作和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有很大的差别,这次轮训过程也能够帮我更好更快的提升自身素质。”李灿说。

同样是新入警的学员李昕,是北街派出所内勤。“通过这次轮训,不光能提升自己的警务体技能水平,更能够磨练自身意志。”李昕说,前几日她脚踝受伤,但还是坚持完成课程,因为这是有效提升基层警务实战的途径。 (明文  祁林)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