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产业

多地围绕“好房子”建设出台配套文件

2025-11-21 08:15:55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11月19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优化容积率计算方式支持好小区建设、支持“好物业”服务“好房子”等十二条举措,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快“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据记者梳理,自今年5月份《住宅项目规范》实施以来,全国已有十余地围绕“好房子”出台了配套文件,从设计标准、技术导则到项目指引,全方位发力推动“好房子”落地。一场以品质为核心的住房革新正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让“好房子”从民生愿景逐步变为现实图景。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好房子”的核心意义,一是顺应居民对美好人居的诉求,增加有效供给满足需求;二是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来带动需求,让市场在合理体量上维持活跃,帮助房地产从过去的高周转、快消化,转向以品质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政策加码

地方精准施策

11月18日上海市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会提到,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加快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保障性住房扩容提质,开展旧住房综合整新,加快房屋适老化改造。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0月份发布的《广州市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工作指引(试行)》明确,鼓励在建筑屋面、停车棚等部位设置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作为住区的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满足安全、美观及便于维护的要求,且不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上海市9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提出,“建设全龄友好城市,适应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需求,新建住宅鼓励灵活可变的户型设计,增加储物收纳空间、多功能弹性空间,提升自然采光率与通风效率”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出台“好房子”地方标准时,既有共性底线,也从本地居民的痛点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标准。如北方城市侧重于保温和防风,南方沿海地区则会更侧重于防潮、防水、抗台风。

“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好房子’的落地路径。从立标准、抓项目、强科技入手,地方政府、企业,协会等一起推进,从宜居、安全、智慧、绿色等角度推进项目评选,形成了一批好项目。”李宇嘉表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如何让老房子、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等都能成为“好房子”。

从各地出台政策和项目落地情况看,“好房子”建设的推进,不仅切实提升了居民居住体验、促进住房消费需求释放,也带来了供给端和城市治理方式的变化。

某房企“好房子”项目设计师陈剑飞向记者表示,目前,各家房企已经开始立足于政策导向,通过客户调研及市面产品考察,在各自的产品线基础上制定适配自身的好房子标准。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购房者层面看,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能极大提升居住体验,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好房子”建设是“四好”(即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基础工作,本质上也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于城市发展的定调。“好房子”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从产业发展来看,“好房子”建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严跃进认为,从今年市场表现看,“好房子”确实有助于稳定预期并对成交量形成支撑,但如果定价明显脱离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也容易变成“小圈层产品”,品质和可支付能力要一起考虑,才更有利于助力市场回稳。

顶层设计领航

适配全生命周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在“十五五”时期,“好房子”建设将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方向。

在严跃进看来,未来“好房子”建设至少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尤其是结合2025年的一些“好房子”建设实践经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二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建筑技术、绿色环保材料,提升房屋建设科技含量与质量水平;三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鉴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新形势,要把“好房子”建设与城市中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职住平衡。

李宇嘉认为,可以从“好房子+好政策”和“好房子+好服务”两个方向同时发力。要推进“好房子+好政策”,从规划、供地、流程、营商环境、交付、配套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全方位降低成本,比如净地出让、拿地即开工等,提振开发商打造高品质产品的积极性。另外,要推进“好房子+好服务”,推进物业管理服务提升的同时,强化服务范围升级,对房屋交付后全生命周期的维护保养,让房屋本体、电梯、社区设施等得到及时维护。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