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基金

ETF告别“同名混战” 规范命名提升辨识度

2025-11-27 08:58:04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正迎来命名“标准化”变革。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明确要求存量ETF扩位简称须包含基金管理人标识,并于2026年3月31日前完成更名。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截至发稿,今年以来,已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大成基金等18家基金管理人率先完成旗下ETF简称变更。而这场影响5.6万亿元ETF市场的标准化行动,不仅会破解投资者“选基脸盲”的难题,更将推动行业竞争从“名称争夺”转向“价值深耕”。

命名有了“统一公式”

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看来,这一新政是落实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推动ETF命名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还能打破过往基金公司对简洁命名资源的非理性争夺,倒逼管理人在产品运作、服务质效上精进,进而优化ETF市场的竞争生态。

此次ETF命名规范确立了清晰的“核心公式”:扩位简称需遵循“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管理人名称”结构,增强型ETF还需加入“增强”标识,以确保产品属性一目了然。

多家基金管理人已率先行动。大成基金近日公告显示,该公司旗下“深证成长4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场内简称已由“深成长龙头ETF”变更为“深成长ETF大成”,精准落实新规要求。

早在今年初,易方达基金已完成机器人ETF易方达、中证2000ETF易方达(变更后名称)等多只ETF简称的调整;广发基金年内对旗下11只ETF进行更名。今年以来,已有18家基金管理人调整旗下ETF简称,逐步落实“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的命名模式。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ETF市场存在两大痛点:其一,命名缺乏规范,同质化产品名称易混淆,且未包含管理人信息,投资者难以识别产品归属;其二,命名过度聚焦标的指数,使ETF被简单视为“工具”,掩盖了管理人的专业价值,不利于优秀机构凭借品牌与服务脱颖而出。

从“抢名称”到“亮品牌”

孙珩认为:“此次ETF简称规范新政的核心出发点是解决因ETF产品数量激增、同名产品增多所导致的投资者识别困难问题,通过要求扩位简称包含投资标的核心要素与基金管理人简称,帮助投资者精准区分产品、降低信息筛选和交易误判的风险。”

此外,这种转变正倒逼公募基金行业回归本源。陕西巨丰投资资讯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往机构可借“抢占简称”获得流量优势,如今则需靠“硬实力”立足。

曾方芳进一步表示,管理人的声誉与产品名称直接绑定,将激励全行业更加注重长期业绩、流动性管理、客户服务与产品创新。

在曾方芳看来,当前ETF产品竞争已从“先发优势”转向“价值创造”,未来核心竞争力将聚焦在三方面:一是品牌声誉,头部公募机构依托长期积累的市场信任度,可有效吸引资金流入;二是运营核心能力,涵盖低费率、高流动性、精细化跟踪精度等关键指标,直接影响产品吸引力;三是特色定位,中小公募机构可通过聚焦细分赛道,构建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市场突围。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