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科技

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役安全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

2025-08-06 11:25:22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8月2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役安全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3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教授张博威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鲁启鹏担任执行主席,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教授马菱薇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解德刚作“氢对金属中位错与界面的影响”报告,介绍其团队在微纳尺度原位观察氢致断裂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揭示裂纹扩展与氢分布之间的耦合机制,系统展示在环境透射电镜条件下对氢与金属微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实时捕捉,重点分析氢在晶界、位错与第二相粒子附近的富集行为及其对裂纹尖端塑性区演化的影响,为理解氢脆微观机制提供了直接实验证据。与会青年科学家就氢在不同晶体结构中扩散行为的差异、原位实验的时间分辨率、裂纹萌生机制等提问交流。香港理工大学邹芳鑫以“量子隧穿赋能的自传感耐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在储氢材料损伤检测的应用”为题,分享了其在复合材料多物理场响应特性研究及在储氢容器安全监测中的初步应用,介绍其团队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碳纳米管网络,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实现材料应变与电阻变化的高度耦合,使材料具备原位自感知能力,可对载荷作用下的微裂纹、脱层等早期损伤实现高灵敏监测。与会青年科学家围绕自传感材料的信号解析方法、量子隧穿效应的可控性以及材料可扩展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挑战等提问交流。怀柔实验室王宁作“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现状与应用”报告,结合工程案例解析氢能制备的产业化路径及未来挑战,系统梳理了当前碱性、PEM和SOEC等主流电解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瓶颈,指出在提升电解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与保障运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诸多工程难点。与会青年科学家聚焦电解系统的能耗控制、关键设备国产化进展、电解水与其他制氢路线的协同发展等提问交流。

自由发言环节,青年科学家们围绕氢能产业技术创新、非贵金属催化剂研发、电解水制氢工艺优化、储氢材料服役安全及多尺度机理研究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各自研究方向,提出了诸多创新性见解。期间,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制氢技术中心主任侯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郑文跃与青年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与会青年科学家一致认为,氢能关键材料研发与装备服役安全是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氢能技术研究正逐步突破传统范式,向多学科融合、多尺度协同演进。未来应加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高通量筛选与机制解析,推动储氢材料在微观结构调控、服役性能预测方面的研究突破,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设计平台与服役状态评估系统,发展多源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与寿命管理方法,提升关键装备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能源转型。

会后,青年科学家们赴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氢能关键材料的服役环境数据采集与失效行为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氢能装备服役安全保障技术的认识与理解。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