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科技

可可西里来了“机器藏羚羊”

2025-08-26 10:22:0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起移动迁徙。“机器藏羚羊”能够突破人类观测野生动物的常规距离限制,更全面观察藏羚羊。此外,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还有望通过“机器藏羚羊”实现对藏羚羊的羊粪、胎盘采样,为藏羚羊行为研究提供更精准、可靠的数据。

具身智能机器人助力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是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又一生动实践。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提升“双向奔赴”,这样的实践正越来越多。

自然资源“上户口”前,都需要“摸家底”、建档案,这也离不开科技护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等,建立起“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尤其针对林地、农作物、水资源等关键指标的监测和评估,为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多种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

同样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离不开对极地冰川的科学研究。日前,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文,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出可用于量化冰川侵蚀速率的方程,估算了全球超过18万座冰川的侵蚀速率,这为进一步揭开地球奥秘、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科学工具。

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也正在加大科技投入,抓紧布局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前不久,“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又添新成员,中核集团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启动。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到550亿千瓦时。在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我国首个搭载气象雷达的海上升压站日前完成安装,该设施将实现海洋气象精细化监测与海上风电场高效运行的协同应用,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新模式。

高效治理工业废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数据支撑精细化监管机动车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处处需要科技做支撑。作为生产清洁能源的大基地,浩荡江水在白鹤滩水电站汇聚成巨量绿电。最近,一套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在这里投入运行,它接入了上万台(套)监测设备,实时捕捉白鹤滩水电站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和温度等关键信息,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处理、分析评价与自动预警,守护绿色引擎。

科学研究还能发掘更多环保材料。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域合成抗菌剂的绿色替代品。

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期待更多科学认识和先进技术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让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营造更美丽的地球家园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