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科技

建设全民共享的国家公园

2025-09-16 08:29:39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以下简称“国家公园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国家公园的专门立法,其颁布实施标志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就此,自然资源部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到底什么是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概念——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和海洋区域。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的国家公园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保护的对象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范围为特定的陆地和海洋区域,保护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国家公园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保证其有效运转的关键。总体来看,我国国家公园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特点: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国家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行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国家公园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各该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公园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职责;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商国家公园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协调跨省域国家公园建设重大事项。

那么,国家公园怎么设立?国家公园法给出了明确的设立制度。设立程序包括:拟设立国家公园的,由国家公园候选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做好前期工作,提出国家公园名称、区域范围等,向社会公示;前期工作结束后,经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按照相应的标准体系组织评估并征求部门意见;符合设立条件的,由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设立。

国家公园可以为全民提供生态服务、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游憩休闲以及科研教学等公共服务,因此,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设立的重要理念之一,强调全民共享。

如何实现全民共享?国家公园法第四章作出了多项制度安排:公众参与,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育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国家公园法明确扶持原有居民、社区共建,规定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与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政府加强协作,指导扶持国家公园区域内原有居民提供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实行聘用优先和特许经营优先。国家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还可以与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协作,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建设周边社区。

国家公园如何惠及更多老百姓?国家公园法明确,鼓励面向公众设立国家公园免费开放日,对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等特殊群体实行免票或者优惠票价。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