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筑牢“五区”党建矩阵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永昌县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夯实“五区”基层党建根基,精准瞄准薄弱环节集中攻坚,以创新举措破解发展瓶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提质,高水平高质量抓好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实,着力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农区强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大力推进农区基层党建“四项任务”,充分发挥组织推动优势,统筹协调财政衔接资金8227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29个,项目化思维推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八种模式”,实施重点项目42项,争取红色美丽村庄项目2个,谋划储备一村一实体产业项目136个,有实体产业村占90%,村集体“造血”功能持续增强。紧盯破解“空心村”党建难题,在红山窑镇试点推行“空心村”党建联合体,成立吨包袋、高原夏菜、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联合党委3个,设立暖心服务站、联络站,对“空心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分类管理,党员作用有效发挥。全面推行“有事找书记、有事找警察”经验做法,全覆盖选派112名民(辅)警进入村“两委”班子,设置“书记警察服务窗口”112个,解决群众诉求385件,协调解决矛盾纠纷267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的推动作用,健全农村党员、村社干部操办婚庆喜庆等事宜报备承诺制度,制定《永昌县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试行)》《永昌县农村订聘迎娶指导性规范(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因地制宜明确彩礼上限普遍控制在6万元以内、宴席规模不超过20桌、烟酒菜品等标准,不断破陈规、除陋习、树正气,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
林区护绿守牢生态安全坚实防线
健全完善“乡村党组织+林场(站)党组织+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谋划推进“红色护绿”先锋行动,在3家国有林场全覆盖设立党组织,选配党组织书记3名,划定20个党员责任区、成立3个党员护林先锋队,着力构建“自然资源部门统筹、林场划片、护林员包点”的立体化护绿网络,实现造林、管护、抚育全周期闭环管理。创新“党建+林长制”融合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落实机制,配备1名总林长、4名林长、21名村级林长、84名护林员和180名生态护林员,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护绿、兴绿、扩绿,依托“三北”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累计投入740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2.24万亩、封山育林4.4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7%,草原植被盖度达38.28%。
景区铸魂打响文旅融合特色招牌
积极探索党建赋能文旅发展新模式,构建“文旅部门统筹、景区联动、村企协同”发展机制,立足县域7家A级景区文旅优势资源,依托西湾、北海子、双桥、南庄等红色美丽村庄,构建红色文旅产业党建联合体,发挥汉明历史文化长廊联合党委作用,联合开发红色文化“全线”“半线”旅游线路,加快构建党建工作矩阵,推动党建引领景区高质量发展。
园区赋能构建服务发展全优链条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聚焦“纾困解难、融合发展”,制定加强园区党建9项措施,成立园区企业党支部7个,打造园区党群服务中心1处,设立警务、医务、融智e家等功能室,为园区党员职工、流动党员、引进人才、新就业群体等提供便民服务。持续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成立农牧业行业、快递物流行业等新兴领域党组织7个,“三有”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77家,覆盖率达73.3%,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133家,覆盖率达70%。深化“包抓联”“六必访”制度,累计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用地等难题195件。
[责任编辑:]
- 2025-09-08陕西推进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
- 2025-09-08永昌:筑牢“五区”党建矩阵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 2025-09-08海拔高度,是郭川乡花牛苹果的甜蜜“密码”
- 2025-09-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奥什国际建筑学院顺利推进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
- 2025-09-03西安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建设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 2025-09-03“四大提升行动”助推陕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2025-09-03西安城西客运站开启“双节”车票预售
- 2025-09-03未来几天陕西降水持续 西安进入持续降雨期
- 2025-09-01青海海东市总工会举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训班
- 2025-09-01陕西省建设系统青年职工联谊活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