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各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
2025-10-22 10:03:31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10月21日,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的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召开。会上,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战略资源和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黄三角农高区是全国唯一以盐碱地为专业特色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正以科技为犁、以产业为种,加快盐碱地技术创新与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集聚全国顶尖人才团队,搭建了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盐碱地集聚。截至目前,黄三角农高区已组建科技创新团队46个、集聚高水平科研人才1197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核心攻关团队及“1+3+16+N”协同创新网络,探索构建起“五位一体”的盐碱地育种创新体系。已累计收集保存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3.5万份,筛选711份耐盐碱优异资源并面向全国发布,累计培育各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在全国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2632万亩。
围绕水资源约束、多障碍叠加情景下盐碱地产能快速提升难题,黄三角农高区加快技术突破,可实现中度盐碱地“两年高产、长年稳产”,重度盐碱地“当年中产、多年不反复”,具有显著节水、节肥、增产效果。
得益于一系列科研成果,东营区域内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成效显著,到年底预计新增耕地3.5万亩、提质改造盐碱耕地14.6万亩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相关阅读
- 2025-10-22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各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68个
- 2025-10-22山东“十四五”以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3个
- 2025-10-22阜阳市两项目入选省文旅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
- 2025-10-22山东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 最高达到2160元
- 2025-10-22济南白云湖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 2025-10-21深圳商人陈娟案件核心争议,“一事不再理”原则被法院突破,程序正当性受质疑 ...
- 2025-10-17泽州公安深耕“秋收警务” ,守望平安“丰”景
- 2025-10-14湖南南县武圣宫镇:监督“探进”敬老院 守护幸福“夕阳红”
- 2025-10-14鄂尔多斯“三步法”破解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管理难题,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 2025-10-14长沙:“一站式”跨境法律服务 赋能企业全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