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信托

7月资管信托规模下降,政信项目收益回升支撑非标产品收益回暖

2025-08-13 05:22:32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7月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数量微降,发行规模下降显著;同时,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呈现数量显著上升、规模明显下降的趋势。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7月份《资产管理信托市场统计分析》显示,非标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13.85%,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3.97%。

从内部结构来看,部分品类规模变化明显,非标金融类产品受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大,已披露成立规模减少83.09亿元;得益于高资质地区稳定贡献和中西部地区大幅增长的双向支撑,基础产业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增加72.46亿元,环比增长近三成。

7月标品信托显著增长

分类来看,7月标品信托发行市场数量显著增长。截至8月4日,7月标品信托发行1491款,环比增加141款,涨幅10.44%;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53%。7月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行情向好,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好,标品信托产品的发行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7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也显著增长。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4日,7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95款,涨幅17.55%,已披露成立规模环比下降0.09%。与发行走势类似,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连续两个月保持较快增长,资本市场的行情火爆或是主要推动力。

TOF类信托是7月份标品信托成立市场的核心增长主力。TOF类信托以信托计划为母载体,通过专业管理人配置公募、私募基金等其他类资管产品组合,形成多资产、多策略的动态投资体系。7月份,TOF产品已披露成立数量达481款,环比增加121款,涨幅为33.62%;已披露成立规模达到85.61亿元,环比增长16.90%。

从业绩来看,7月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89%,环比微微上扬0.0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8%‌,环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整体下行后趋于平稳。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退潮,7月资金面先松后紧,叠加权益市场的强势,债市收益率短期出现一定上行趋势,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调的趋势或逐渐收敛。

混合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行,或因长期利率的持续下行趋势。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国债、信用债等底层资产到期收益率逼近历史低位,叠加存款利率多次调降,削弱产品整体票息收益支撑,市场对资产端收益潜力的预期相对悲观。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对记者表示:“在监管政策引导信托业‘去通道’的背景下,发展标品信托是行业回归本源的核心路径,标品信托具有透明度高、流动性较强(如部分产品可每日申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等特点,标品信托通过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如支持企业债券融资),在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非标金融类产品规模下降

在标品信托之外,7月非标成立市场数量微增,成立规模显著下降。已披露成立数量环比增长2.38%,已披露成立规模环比下降9.30%。其中,非标金融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减少83.09亿元,基础产业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增加72.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基础产业类成立规模再度回归首位,环比增长接近三成,主要体现在高资质地区稳定贡献和中西部地区大幅增长的双向支撑。

政信业务目前仍是信托公司的核心非标业务之一。在化债政策的引导下,信托公司的政信业务主要集中于江浙等高资质区域,是信托机构优先布局的领域,但7月中西部地区的政信业务有明显的扩张态势。在政策加码与资金刚性需求之下,中西部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水下电站等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大幅推升当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需求和资金需求,或成为信托公司的重要展业方向。

其次,非标金融类产品7月成立规模环比下降三成,主要是受信贷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大。7月银行业绩考核进入半年度收官阶段,削弱了银行通过信贷收益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腾挪信贷额度”的紧迫性,此类资产的供给明显下滑导致相关业务的成立规模大幅下滑。

最后,工商企业类产品成立规模环比下降近七成。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新订单指数同步跌入收缩区间,企业扩产意愿不足、经营活跃度下降。工商企业作为非标资产的核心融资主体之一,其经营性贷款、项目融资等资金需求显著减弱,工商企业类信托项目的成立大幅下挫。

从收益看,7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8%,环比上升0.11个百分点。从投向领域来看,基础产业类产品对非标信托产品的收益拉动最为显著,其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2%,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他投向领域的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下滑。7月非标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1.88年,环比缩短0.04年,其中基础产业类产品平均期限由1.63年缩短至1.60年,非标金融类产品平均期限由2.87年延长至2.88年,工商企业类产品平均期限由1.87年延长至2.28年。

7月货币政策进入真空期,市场对进一步资金面宽松的预期有所减弱。宽松预期退潮意味着“低成本资金持续注入市场”的逻辑被打破,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利率中枢抬升,短期内机构融资成本边际增加,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有所回升。

此外,7月政信项目仍主要受化债政策和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一方面,市场资金对高资质城投债的配置需求旺盛,城投债发行利率持续下行,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项目融资成本相对稳定;但对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仍存,标准化融资困难重重,非标融资成本上行幅度更大。据不完全统计,7月投向陕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政信项目明显增加,这或是导致政信项目平均预期收益上行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