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资管信托规模下降,政信项目收益回升支撑非标产品收益回暖
7月资产管理信托发行数量微降,发行规模下降显著;同时,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呈现数量显著上升、规模明显下降的趋势。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近日发布的7月份《资产管理信托市场统计分析》显示,非标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13.85%,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23.97%。
从内部结构来看,部分品类规模变化明显,非标金融类产品受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大,已披露成立规模减少83.09亿元;得益于高资质地区稳定贡献和中西部地区大幅增长的双向支撑,基础产业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增加72.46亿元,环比增长近三成。
7月标品信托显著增长
分类来看,7月标品信托发行市场数量显著增长。截至8月4日,7月标品信托发行1491款,环比增加141款,涨幅10.44%;已披露发行规模环比下降1.53%。7月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行情向好,市场整体赚钱效应较好,标品信托产品的发行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7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也显著增长。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4日,7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95款,涨幅17.55%,已披露成立规模环比下降0.09%。与发行走势类似,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连续两个月保持较快增长,资本市场的行情火爆或是主要推动力。
TOF类信托是7月份标品信托成立市场的核心增长主力。TOF类信托以信托计划为母载体,通过专业管理人配置公募、私募基金等其他类资管产品组合,形成多资产、多策略的动态投资体系。7月份,TOF产品已披露成立数量达481款,环比增加121款,涨幅为33.62%;已披露成立规模达到85.61亿元,环比增长16.90%。
从业绩来看,7月固收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89%,环比微微上扬0.03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8%,环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固收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整体下行后趋于平稳。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退潮,7月资金面先松后紧,叠加权益市场的强势,债市收益率短期出现一定上行趋势,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调的趋势或逐渐收敛。
混合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有所下行,或因长期利率的持续下行趋势。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国债、信用债等底层资产到期收益率逼近历史低位,叠加存款利率多次调降,削弱产品整体票息收益支撑,市场对资产端收益潜力的预期相对悲观。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对记者表示:“在监管政策引导信托业‘去通道’的背景下,发展标品信托是行业回归本源的核心路径,标品信托具有透明度高、流动性较强(如部分产品可每日申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等特点,标品信托通过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如支持企业债券融资),在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非标金融类产品规模下降
在标品信托之外,7月非标成立市场数量微增,成立规模显著下降。已披露成立数量环比增长2.38%,已披露成立规模环比下降9.30%。其中,非标金融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减少83.09亿元,基础产业类产品已披露成立规模增加72.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基础产业类成立规模再度回归首位,环比增长接近三成,主要体现在高资质地区稳定贡献和中西部地区大幅增长的双向支撑。
政信业务目前仍是信托公司的核心非标业务之一。在化债政策的引导下,信托公司的政信业务主要集中于江浙等高资质区域,是信托机构优先布局的领域,但7月中西部地区的政信业务有明显的扩张态势。在政策加码与资金刚性需求之下,中西部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水下电站等重大基建项目开工,大幅推升当地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需求和资金需求,或成为信托公司的重要展业方向。
其次,非标金融类产品7月成立规模环比下降三成,主要是受信贷资产受益权转让业务的影响相对较大。7月银行业绩考核进入半年度收官阶段,削弱了银行通过信贷收益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腾挪信贷额度”的紧迫性,此类资产的供给明显下滑导致相关业务的成立规模大幅下滑。
最后,工商企业类产品成立规模环比下降近七成。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新订单指数同步跌入收缩区间,企业扩产意愿不足、经营活跃度下降。工商企业作为非标资产的核心融资主体之一,其经营性贷款、项目融资等资金需求显著减弱,工商企业类信托项目的成立大幅下挫。
从收益看,7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8%,环比上升0.11个百分点。从投向领域来看,基础产业类产品对非标信托产品的收益拉动最为显著,其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2%,环比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他投向领域的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下滑。7月非标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1.88年,环比缩短0.04年,其中基础产业类产品平均期限由1.63年缩短至1.60年,非标金融类产品平均期限由2.87年延长至2.88年,工商企业类产品平均期限由1.87年延长至2.28年。
7月货币政策进入真空期,市场对进一步资金面宽松的预期有所减弱。宽松预期退潮意味着“低成本资金持续注入市场”的逻辑被打破,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利率中枢抬升,短期内机构融资成本边际增加,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有所回升。
此外,7月政信项目仍主要受化债政策和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一方面,市场资金对高资质城投债的配置需求旺盛,城投债发行利率持续下行,江苏、浙江等地区的项目融资成本相对稳定;但对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市场对其信用风险的担忧仍存,标准化融资困难重重,非标融资成本上行幅度更大。据不完全统计,7月投向陕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的政信项目明显增加,这或是导致政信项目平均预期收益上行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
- 2025-08-139月起执行!单一非标信托产品不予预登记,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 2025-08-137月资管信托规模下降,政信项目收益回升支撑非标产品收益回暖
- 2025-08-13建元信托:8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 2025-08-07花旗:置富产业信托最坏时刻已过 上调对其预测
- 2025-08-07中铁信托:助力乡村振兴,共绘美好画卷
- 2025-08-07上半年53家信托公司业绩总体微降
- 2025-08-07华宝信托探索慈善信托新模式 为特殊需要群体构筑长远保障
- 2025-08-07因5198万元理财逾期 *ST双成起诉中融信托
- 2023-11-24遭遇“重复举报”后,霍勇再次落选院士
- 2023-01-31午评: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指涨0.2% 小金属板块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