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访问新时代资讯网
首页 > 资讯

江苏文博场馆延时开放一年 夜游消费同比增长25.2%

2025-09-17 08:14:17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去年9月,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文件印发后,省文旅厅及时部署实施,跟踪推进落实,注重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优化服务供给等措施,一年来全省纳入监测的84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81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9%。不仅实现了“创新一项机制、激活一个领域”的良好效应,而且形成了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

延时开放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热门博物馆“预约难”一度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实行延时开放,不仅缓解了供需矛盾,也更好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年来,南博、中运博分别延时开放101天、315小时和103天、312小时,累计接待观众1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8.7%。尤其是今年暑期,全省延时开放的博物馆数量达到91家,并结合“水韵江苏·璀璨夏夜”活动,推出各类夜游活动1241场次,形成“南博奇妙夜”“夜游运博·千年流光”“拙政问雅·夜苏博”等夜游品牌。数据显示,暑期全省纳入监测的47家延时开放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

1046个展览、4659种文创,加快文物活化利用

在收支反哺、IP授权、收费特展等政策激励下,各地积极盘活馆藏资源,策划精品展览,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博物馆从静态“文化仓库”向动态“文化展示”转变。

去年9月以来,全省博物馆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1046个,其中,南博“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苏博“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入境展等4个展览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是南博、中运博在暑期策划推出的“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广受观众喜爱,开展不到两个月就接待观众超11万人次,实现收入超2400万元,成为暑期文博消费新热点。

推动博物馆与文创设计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通过扩大IP授权开发文创产品和衍生商品。去年9月以来,全省备案博物馆新开发文创产品4659种、实现文创收入5.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5.3%,南博“小粉炉”、镇江博物馆“小粉瓶”、苏博“吴王夫差毛绒剑”、徐州博物馆“金缕玉衣冰箱贴”等成为“新晋网红”文创产品。

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统筹整合我省头部博物馆文物资源,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直接见面”。截至今年7月,“家门口看大展”已完成全省13个设区市巡展,共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日均1.2万人次,实现文创产品销售1166.5万元,相当于打造一个“流动的一级博物馆”,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

周边两公里内购物同比增长16.3%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暑期热门博物馆的延时开放,既丰富了优质文化资源供给,又点燃了城市夜经济,成为撬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在全省暑期接待人次前十的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范围内,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较暑期前提高25个百分点;夜间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5.2%;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消费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5%、10.7%、45.7%和16.3%。

借助“苏超”火爆出圈的巨大流量,各地博物馆踢好“文旅加时赛”,推出“白天看展、晚上看球”等系列活动,促进了文旅体商综合消费。今年1月至8月,南博、中运博接待观众821万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到95%左右,按全省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038元计算,直接带动当地多场景消费超80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发挥省直博物馆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文博场馆因地制宜实行延时开放政策,提升博物馆开放服务效能,支持打造和引进更多高品质展览,推出更多夜游项目、研学社教活动以及爆款出圈文创精品,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推进“云上博物——江苏数字博物馆”建设,办好“探宝说创团”融媒体节目,继续开展好“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努力推动江苏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站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第三方会员发布,新时代资讯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有关任何重要信息请读者认真核对,谨慎防止金融诈骗,投资骗局,理财陷阱。本站提供的资讯,及用户发布的内容仅供信息传递及资讯分享之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我们认可,支持,验证该信息,资讯,观点。有关资金来往,贵金属交易,外汇保证金交易,差价合约交易以及其他金融类交易投资都要严格核实。我们建议您在进行相关重要步骤前,请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金融法律人士。任何浏览用户据此操作视作本人自行决定并自己承担此决定所产生的所有风险。

头条信息

热点文章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新时代资讯网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2009749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