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博场馆延时开放一年 夜游消费同比增长25.2%
去年9月,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文件印发后,省文旅厅及时部署实施,跟踪推进落实,注重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优化服务供给等措施,一年来全省纳入监测的84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81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9%。不仅实现了“创新一项机制、激活一个领域”的良好效应,而且形成了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
延时开放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热门博物馆“预约难”一度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实行延时开放,不仅缓解了供需矛盾,也更好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年来,南博、中运博分别延时开放101天、315小时和103天、312小时,累计接待观众1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8.7%。尤其是今年暑期,全省延时开放的博物馆数量达到91家,并结合“水韵江苏·璀璨夏夜”活动,推出各类夜游活动1241场次,形成“南博奇妙夜”“夜游运博·千年流光”“拙政问雅·夜苏博”等夜游品牌。数据显示,暑期全省纳入监测的47家延时开放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
1046个展览、4659种文创,加快文物活化利用
在收支反哺、IP授权、收费特展等政策激励下,各地积极盘活馆藏资源,策划精品展览,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博物馆从静态“文化仓库”向动态“文化展示”转变。
去年9月以来,全省博物馆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1046个,其中,南博“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苏博“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入境展等4个展览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是南博、中运博在暑期策划推出的“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广受观众喜爱,开展不到两个月就接待观众超11万人次,实现收入超2400万元,成为暑期文博消费新热点。
推动博物馆与文创设计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通过扩大IP授权开发文创产品和衍生商品。去年9月以来,全省备案博物馆新开发文创产品4659种、实现文创收入5.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5.3%,南博“小粉炉”、镇江博物馆“小粉瓶”、苏博“吴王夫差毛绒剑”、徐州博物馆“金缕玉衣冰箱贴”等成为“新晋网红”文创产品。
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统筹整合我省头部博物馆文物资源,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与基层群众“直接见面”。截至今年7月,“家门口看大展”已完成全省13个设区市巡展,共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日均1.2万人次,实现文创产品销售1166.5万元,相当于打造一个“流动的一级博物馆”,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
周边两公里内购物同比增长16.3%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暑期热门博物馆的延时开放,既丰富了优质文化资源供给,又点燃了城市夜经济,成为撬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在全省暑期接待人次前十的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范围内,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较暑期前提高25个百分点;夜间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5.2%;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消费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5%、10.7%、45.7%和16.3%。
借助“苏超”火爆出圈的巨大流量,各地博物馆踢好“文旅加时赛”,推出“白天看展、晚上看球”等系列活动,促进了文旅体商综合消费。今年1月至8月,南博、中运博接待观众821万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到95%左右,按全省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038元计算,直接带动当地多场景消费超80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发挥省直博物馆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文博场馆因地制宜实行延时开放政策,提升博物馆开放服务效能,支持打造和引进更多高品质展览,推出更多夜游项目、研学社教活动以及爆款出圈文创精品,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推进“云上博物——江苏数字博物馆”建设,办好“探宝说创团”融媒体节目,继续开展好“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努力推动江苏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
[责任编辑:]
- 2025-09-17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启动全链条改革
- 2025-09-17江苏文博场馆延时开放一年 夜游消费同比增长25.2%
- 2025-09-17江苏新增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均来自常州
- 2025-09-17从竞技人才培养到冰雪产业全链条 哈尔滨体育学院力争“国际一流”
- 2025-09-17哈尔滨市62家企业入选“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 2025-09-16地方保护主义下,企业发展生存所需的市场环境何在?
- 2025-09-15全球连接器排行榜出炉!中国三大品牌上榜!
- 2025-09-13辽宁加快实施“辽品出辽”战略拓展国际大市场
- 2025-09-13浦江创新论坛年会将举办 辽宁将作为主宾省亮相
- 2025-09-13孙世山出席第四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 共探行业数字化未来并考察优质场馆